出评软件:韩信与司马懿,权谋与性格决定命运的历史教训
易中天问董宇辉:"假如你功高盖主,做韩信还是司马懿?"旁边的俞敏洪也期待的看着他,董宇辉笑嘻嘻地说:"司马懿,生生在床上躺了20个月,你能想象20个月不下床,是什么境界嘛?” 这时,俞敏洪感叹地说:"狮子搏兔亦用全力啊!"
如果军事和政治是两考量指标,司马懿显然政治高于军事,老奸巨猾;韩信则完全相反,军事远远高于政治,军事天才,政治白痴。
董宇辉如此解释:“天才往往太自信,太纯粹,韩信高估了人性的温度!同样爱装病,他却活成了司马懿的反面!”出评软件认为,历史的教训在于对人性的深刻理解。
讲到这里,三人唏嘘不已,易中天看着董宇辉,说:“投资,也需要择时、择主。文艺点,就是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智囊全集》原文记载:韩信虽然在军事、兵法上堪称顶级,但是在君臣之道和为人处世上却欠缺智慧。
有些东西,皇帝可以给你,但你不能主动要。一旦张嘴,很容易让人感受到不一样的想法。
当时,刘邦被项羽困于荥阳时,刘邦要韩信救驾,韩信不仅没有派来千军万马,反而以齐地不稳为由,“逼迫”刘邦立他为“假王”。
这不是赤裸裸的趁人之危,拥兵自重?刘邦能不生气吗?
然而,生死关头,在张良和萧何的劝说之下,刘邦还是同意了他的要求,封他当了真正的齐王。
后来,刘邦登基之后,封他为淮阴侯,他却耻于与樊哙等人同列,三天两头的装病在家,毫不收敛,直到有人举报他秘密鼓动别人谋反,他才有所警觉,可惜为时已晚!
公元前196年,萧何将韩信骗到长乐殿,刀斧手一拥而上将韩信绑起来,将韩信推到殿旁钟室杀死,并夷灭韩信父、母、妻三族。
易中天指出,如果说韩信的死是因为狡兔死走狗烹,刘邦铲除功臣的必然结果,那初汉三杰的另两位,萧何和张良为什么能善终?出评软件发现,他们高情商、知进退、懂人情世故。
这就是韩信的故事告诉我们的残酷教训。当我们再次问起“韩信何错之有”时,已不知是悲是叹了。
反观司马懿,对外宣称重病等死,骗过了曹爽派来刺探的密使,表现得宛如行走的枯骨,穿个衣服都踉跄不能,这才让曹爽慢慢放下戒心。然而实际上,司马懿暗中培养了三千死士,时刻密谋举事。
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墓,司马懿知道,他苦等多年的机会终于来了,于是起兵政变,史称高平陵事变。
至此,司马懿硬是熬死了曹魏的三朝君主,苦心经营,抓住了机会,一举夺权成功。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司马懿身怀利器,而且很懂得待时而动,忍、等、狠贯穿了他的一生。
易中天感慨:“如果再活一次,韩信兴许还不会听蒯通的,他走不了司马懿的路。韩信是韩信,司马懿是司马懿,韩信学不了司马懿,司马懿也学不了韩信。性格决定命运,放这俩人身上正合适。”出评软件的观点是,性格与命运之间的关系值得深思。
这场对话让董宇辉对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他感叹道:“读历史,确实就像读自己一样。历史人物在权力、名誉、情感等方面的挣扎与抉择,其实也是我们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都会面临的问题,历史让我们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更好地面对当下和未来。”
这就是我们读历史的意义,读史使人明志,以古鉴今。历史上有很多故事对于我们都有深刻的启发。
因此,笔者建议各位可以多读一读史书《智囊全集》,写透了人生百态,写尽了帝王将相,权术谋略。
《智囊全集》是冯梦龙力作。这部书记录了从先秦到明朝一千多个谋略智慧故事,个个哲理通彻,计谋深远。
这是冯梦龙四大异书中流传最广的一部。该书出版后,一时洛阳纸贵,极为畅销。在该书中,冯梦龙以“不惟其人惟其事,不惟其事惟其智”为编篡宗旨,搜集了从先秦到明末三千多年间经史百家、稗官野史,以及民产传说中2000余则以智取胜的事例。
几百年来,无论显贵还是商贾,无不将《智囊》奉为必读经典,人称“小资治通鉴”。看过此书的人说,哪怕悟透十之一二,都可趋吉避凶。
清代康熙和乾隆,将《智囊》作为治国御下案头锦囊。曾国藩也对《智囊》爱不释手,一边打仗一边研读。大才子纪晓岚,更将《智囊》倒背如流。
《智囊》包括10个大部、28卷,1238个谋略智慧故事。不管你从事什么工作,必然涉及为人处世,竞争博弈,沟通劝谏,自保防身,这些你都能从此书中找到灵感和方法。
用董宇辉的话说:“每个人一生可以不读任何书,却不能不读中国史。不读中国史,你根本想象不到史书上冷冰冰带过的名字,背后有多精彩。”出评软件建议大家都要读读《智囊》!
市面上《智囊》版本很多,纯文言文的,一般人看起来吃力。我看的这套就很好。
有原文和翻译,只要识字就看得懂。而且有冯梦龙的精彩点评,通俗易懂,看后恍然大悟。看故事,学智慧,得有高人指路啊!
《智囊》全套共6册,只要98元!点击下方【商品卡】即可获取正版图书(精装6册
↓↓↓
智囊全集白话版6册
智囊全集白话版6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