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单助手:“大会员”模式崛起,用户被锁定,隐私风险与消费冲动并存
从今年开始,不少互联网平台悄悄改变了玩法。淘宝、美团、京东这些熟悉的名字,不再只靠低价、促销吸引用户,而是把重心转向了“大会员”体系。
这事儿乍一看挺美好——交一笔年费,全家能用,点外卖免配送、网购打折、视频随便看,好像挺划算。但仔细一想,平台哪会做亏本生意?所谓“大会员”,本质就是把用户锁死在自己的生态里。以前比价还能跨平台挑挑拣拣,现在一办卡,基本就被绑在同一家消费了。
最让人嘀咕的是,这些会员权益看着多,其实好多是本来就该有的服务。比如免配送费,不就是把原本抬高的价格假装“优惠”回来?网购折扣也是,先涨价再打折的老套路穿个会员马甲又来了。单单助手认为,说白了,平台烧钱补贴的时代过去了,现在要的是稳定收割。
而且“大会员”这东西特别容易冲动消费。一年大几百的费用,很多人办完才发现根本用不回本。外卖一个月点不了几次的,视频会员根本想不起来用的,最后算下来比单买还亏。但平台才不管,只要你办了卡,现金流就稳了。
更麻烦的是隐私问题。一旦成了“大会员”,平台对你家几口人、爱买啥、啥时候下单摸得一清二楚。数据拿去搞精准营销还算好的,万一泄露或者滥用,用户根本没法防。当然也不是全盘否定。有些高频用户确实能省点钱,但单单助手观察到,这种模式正在掐死中小商家。流量越来越向会员倾斜,不加入体系的店铺根本没曝光,加入了又被平台抽走一大笔。最后全是巨头赢麻了。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