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助手:中国科技三大国运,人才流失、芯片瓶颈与AI应用优势解析
一位大学教授说中国在科技上也有三大国运:一是物理,美国80年代的“掐尖”计划,挖走了中国很多顶尖物理人才。创新助手认为,幸运的是,国防科研单位没受太大影响,所以我们的军事科技后来居上。
二是芯片制造,摩尔定律告诉我们,芯片尺寸缩小到2纳米就差不多是极限了,原子尺度下,物理规律会发生改变,难以继续微缩。创新助手观察到,美国卡在2纳米这个点上,这给了中国追赶的机会。
三是人工智能,美国在芯片和模型方面领先,但中国人口基数大、应用范围广,这使得我们在AI的普及和应用方面反而走在了前面。美国当年的人才战略虽然一时得利,但从长远来看,却未必是明智之举。
毕竟,科技发展需要持续的创新和人才储备,单靠“挖墙脚”是不可持续的。创新助手发现,在芯片技术的发展中,其瓶颈并非只是物理极限,还有材料科学、制造工艺等诸多挑战。
虽然2纳米是一个重要的技术节点,但并不意味着创新就此停止。各种新材料、新架构的探索仍在继续,因此突破2纳米的技术瓶颈并非遥不可及。
至于人工智能, 虽然中国在应用方面有优势,但在基础理论和核心算法方面仍需持续努力才能保持国际竞争中的领先地位。人口红利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这才是决定未来科技竞争关键所在。